NMM视频技术(旧)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搜索
查看: 5239|回复: 8

[求助]如何消除边缘毛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5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诸位请了!
请问有甚么方法可以在转换视频编码时消除或者尽量减少运动图像边缘的毛刺?

我从网上检索到的资料都是讲述这种情况发生在直接从专业摄像机采集影像资料时,因为场的原因产生边缘毛刺。解决方案基本上是重新设置采集设备的参数,实现电视用制式信号->计算机制式信号。

我的片源主要是vob文件和家庭数字摄像机,说白都是mpeg2的视频。它们已经是不需采集的数字格式,所以我已经跳过采集直接面对视频压缩、转换步骤,网上现存的教程对我帮助有限。我曾经尝试过在mpeg->H264时加上锐化或柔化滤镜,但它们除了改善了因压缩带来的画面清晰程度,对边缘毛刺问题没有任何的改变。此外,我在转换时已经勾选deinterlace,从结果看同样没有效果。

我先谢谢大家浏览我的问题。我知道这是片源的问题,咱们是技术论坛,我希望大家帮我分析一下这种情况理论上是否有消除的可能吗?如果有,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希望诸位达人帮我支支招~谢过了先!

腿部有明显的毛刺

腿部有明显的毛刺
发表于 2008-10-26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虽然用的是MacBook,但是我处理视频还是在Windows下面。Win下的视频处理工具远比Mac OS下丰富,用户经验的积累程度也要丰富的多。
楼主正在使用的是硬盘式的家用录像机?现在的摄像机大多可以选择录像的方式,比如选择50i和25p之类的(我的那台老式的用MiniDV录像带的DV都可以)。
如果是已经录好的内容或者DVD里面的内容,可以通过DGMPEGDec或者DVD2AVI这两个解码器解码,送入AVS处理,再Deinterlace或者IVTC。
这个帖子里面对一些理论是实践的文章进行了总结。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的回复

我用的正是硬盘式的摄像机。通过一段时间的拍摄,我才发现家用机的一些尴尬,比如拍摄时摇动的速度要仔细控制,稍微快一些就会出现上面这种边缘毛刺。

我想了解一下,我在用Quciktime播放时已经勾选属性下的Deinterlace,为什么没有效果?

昨天发帖前没有仔细阅读精华帖,真是惭愧。我现在就去拜读。再次感谢!
发表于 2008-10-26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请不要说“毛刺”,说“interlace”或者“交错”。
interlace隔行扫描是电视诞生初期的性质决定的,每当有新的标准出现,为了向后兼容,都不会去掉“隔行扫描”这个特性。因此无论你拍摄的时候镜头移动是快还是慢(就算拍摄静止画面也一样),事实上interlace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是“能看出来”和“看不出来”的区别。这种隔行扫描的画面在电视上播放的时候不会出现问题,因为电视也是隔行扫描的。在电脑播放的时候你看到interlace,是因为电脑的显示器是逐行扫描的。
至于QT…………我不用QT看东西,所以也不知道怎么用= =||你用VLC播放试试看。

此外,关于交错的历史与产生过程请看这里:http://www.nmm-hd.org/bbs/thread-609-1-1.html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前对interlace有所耳闻,但在Mac下将所有能找到的编码工具都试了一遍,无论怎么勾选“Interlace”都无法解决问题。这令我开始怀疑是否是Interlace导致的,还是片源本身素质的问题。所以干脆以表象命名了。

我用QT、VLC以及Mplayer都试验过了,播放的效果是一致的。此外最近Perian1.1.2发布,解决了很多QT7.55外挂字幕的问题,并且支持DTS等音频格式。我就心安理得的播放器单一化了。

我下午基本拜读了一遍精华帖。总体感觉是内容有很学术也有很实用的,但可惜的是对我的帮助很小…… 这源于我的使用需求和大家讨论的方向略有偏差。我希望找到一个简单的途径或者1-click之类的工具和方法。它可以将我片源调整/输出为“正常”的图像,不用进行任何的剪裁和重编码。因为调色、resize、各种滤镜和风格化等问题我倾向用Final Cut解决,虽然这方面我是初学而且也不是这个行业的。

我在帖子中看到你和某位高人(ID忘记了……)说起OS X下缺乏专业/灵活度高的编码工具,我仔细想想后发觉也不尽然。我感觉OS X只是下缺少集成的末端压缩工具。起初我也因Compressor只是调用QT的输出而感到惊讶,心想一个工业级的产品末端怎么如此简单、苍白无力?某天我意识到,原来调色、运动控制等工作都属于“剪辑”的过程啊,这些都是FCP和Adobe Premiere的工作范畴。前期都调整完毕,末端当然只需简单的处理以下即可。

所以我觉得,既然大家都已经再用OS X,而且也对视频处理有所偏好,何不百尺竿头玩一玩Color、motion这些玩具做出些自己的风格呢? ^ ^

[ 本帖最后由 torenable 于 2008-10-26 18:5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我又实践一番。

通过Deinterlace的确解决了我硬盘DV拍摄影片的“交错”问题。通过拜读大作《TMPGEnc动画手动IVTC基础+进阶教程》,我大致了解IVTC主要用于处理30FPS或者N制的影片。手中的DV和有待处理的MV都是25FPS,我理解应该不需要IVTC的处理,是吧。

在处理过程中我发现个顽固分子,“Deinterlace”处理后效果更为恐怖,不知何故。见下面对比图:
原始效果,或者说是播放器播放时的效果

原始图

原始图


Deinterlace后的效果

Deinterlace效果图

Deinterlace效果图

视频文件的信息如下
Duration: 0:03:54
Data Size: 151.15 MB
Bit Rate: 5.41 Mbps
Video Tracks:
224 MPEG-2, 720 × 576, 4:3, 25 fps, 6.00 Mbps, upper field first
Audio Tracks:
128 AC3 2/0, 48 kHz, 192 kbps

如果需要,我可以将这个文件找地方上传。
谢谢

[ 本帖最后由 torenable 于 2008-10-26 21:04 编辑 ]
发表于 2008-10-27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出现你图中的现象,并不是deinterlace本身的错。而是源画面在之前的编辑过程中本身已经损坏的缘故。至于损坏的原因,可能是误将interlace的图像当成了progressive图像进行的处理,造成这么一副既不interlace也不progressive的坏图像。
很多MV都有乱编辑的现象,不光日本乱,欧美好一点,但也好不了哪去。日本的MV乱是出了名的,通常是用30i的摄像机拍摄的片子,之后经过各种剪辑、处理,加特效、调色,到最后通常是已经面目全非,有时候是一帧里面又有交错的部分、又有不交错的部分,或者是一个MV里面混合了pulldown、30p、30i。出现这种现象的罪魁祸首就所所谓的one click编辑、特效软件(根本没有详细的设定,各种片子进来了一视同仁地乱做),同时也包括很多专业软件虽然有很全面的设定,但是使用的人员并没有全面掌握就仓促上马的场合。
国内的就更别提了,如果说日本是乱,国内就是还没入门。我拿出两个之前好像用过的例子来说明。一个是CCTV的纪录片《故宫》。国内的电视是PAL的,电视上播放的《故宫》也确实是PAL的(包括网上有人放出来的卫星数字画面捕捉),但是到了发行版本的DVD,PAL 25i的画面很莫名地就成了NTSC 30i,而且竟然还场场都有动态。真不知道那帮人吃什么长大的,做出这种怪胎。每年拿那么多钱买高价的设备和软件,结果就出这种东西。
还有一个例子是上海美影的《大闹天宫》40周年纪念限量版DVD。当时我一听说这个DVD,很兴奋地就买了回来。结果我把vob弄出来一看差点雷死,又是NTSC 30i的,连pulldown都不是,是那种很莫名的乱掉的画面,没有pattern,也不知道当年上美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胶片是多少fps的。
这就说明,对待MV(还有国内那些××们做的东西)不能像一般对待普通动画DVD或者电影那样采用普通思维,要么将就在电脑看,看的时候跟自己重复一万遍“这不是交错的”,大脑就会完美帮你完成deinterlace的过程。
不然还是老老实实用电视看吧。

将我片源调整/输出为“正常”的图像,不用进行任何的剪裁和重编码。

如果是在windows下,可以通过调整解码器的设置来达到您的目的。至于在MacOS下,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用了13年PC(现在也在用),但是MAC我只用了还不到一年,所以经验实在很少,抱歉帮不到你了。
发表于 2008-10-27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两张正常的deinterlace前后的对比图,在windows下用avs+nnedi处理的(我用Boot Camp装了windows,处理视频、用网上银行的时候用)。
信号来自欧洲某PAL国的地上波数字电视捕捉,PAL25i@554*576(文件名是Maroon_5-Makes_Me_Wonder_BGR_.mpg,EM上可以搜到),跟中国的地上波数字无线是一样的,虽然传输实现了数字化,但是为了节省带宽缩小了分辨率,所以清晰度还比较低(天津的地上波数字电视带宽普遍在1.5M,只有单声道)。(我截图的时候砍掉了上下的黑边)
source.png
deinterlace.png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您的回复并了解问题的始末后我悬着的心也算落地了。片源自身的问题说起来最好解决,删除之,眼不见心不烦。

原帖由 dgwxx 于 2008-10-27 13:45 发表
出现这种现象的罪魁祸首就所所谓的one click编辑、特效软件(根本没有详细的设定,各种片子进来了一视同仁地乱做),同时也包括很多专业软件虽然有很全面的设定,但是使用的人员并没有全面掌握就仓促上马的场合。

您的这段话给我很深的触动。设备是死的,人是活的,而活着的才是关键。对于基础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在哪个行业里都是相当重要的。忽视平时看似耳熟能详的东西对结果的印象真是谬之千里。话又说回来,不得不佩服一下电视台的专业人员,这么混乱的格式都能播放出差不多的效果也听得不容易的。^ ^

您的回复中提到现在MV编码混乱,这让我为在OS X下没有找到一个可以准确识别编码方式的软件的感到忧虑。我现在在用“MPEG Streamclip”进行demux和interlace,我很喜欢他的重编码的Preview功能,预览窗口大就一个字。与教程中“dvd2avi”相比,我觉得它欠缺对片源的深度识别。它只能探测出“MPEG-2, 720 × 576, 4:3, 25 fps, 6.00 Mbps, upper field first”这样的信息。

虽然我使用OS X的时间也不算长,但自我感觉平台迁移的比较顺利,99%的工作都在Mac上找到合适的替代者。除了Win上的视频压缩,有机会我们可以交换一下在Mac下的使用经验。:)

[ 本帖最后由 torenable 于 2008-10-27 21:29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NMM视频技术

GMT+8, 2025-7-12 11:39 , Processed in 0.22405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