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M视频技术(旧)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搜索
查看: 5290|回复: 16

超難壓縮的影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3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來遇到一段難壓縮的影片:
ハロー!プロジェクト 2007 夏祭り (台版 DVD)
難壓縮的原因有幾個:
-影片是30i, 即是每秒鐘有60個不同的Field
-影片的動態多, Hello Project一向有很多動作, 基本上很少時間會停下來
-影片是16:9, 出來的解像度是848x480, 比原DVD大一點
-影片的色空間是NTSC, 不是Bt.709
-影片用高速快門拍攝, 高動態的畫面的細節也很清楚

我用XviD對一個個Field進行壓縮, CQ3, 壓縮前做色空間修正, 容量也比DVD大......... (每秒60個 848x240的Field), 但出來的畫質很差, 細節少而且色塊多......有沒有更好的壓縮方法? (不知現在H.264畫面模糊的問題有沒有解決呢?)

忘了提, HQMP新開發的3種新技術
-一種是實時Field > Frame的轉換, 效果同硬體Deinterlace(Bob)差不多, 但CPU使用率比用60p壓縮少很多, 我的AMD 3000+可以實時播放60Field/s的影片, CPU使用率<80%
-一種是14 bit的算法, 這樣可以有2 bit來處理超出範圍的顏色。電視機的14bit應該都是這原因
-一種是顯示器的亮度調校, 降低顯示亮度能有效增加可以顯示的色彩, 也就是有更闊的顏色範圍

[ 本帖最后由 sswroom 于 2008-10-13 21:54 编辑 ]
发表于 2008-10-14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片子用什么编码器都难压。因为你将分辨率从720×480扩展到了848×480,所以码率也有相应的提升。我没拿到片子,所以大概提出下面两个建议:
1.用x264。活用x264中的AQ特性。虽然x264的AQ在压动画过程中表现不好,但是在压制实写的时候却可以在同等码率下大幅提高细节的抱有量。或者在同等细节保有量中,降低码率。
2.不要resize,将画面切到704×480后直接压制。在MKV或者MP4容器中设置SAR或者DAR,播放时选用高质量的resize算法实时resize到标准分辨率。这样全屏播放时可以少经过一道resize过程,减少了细节的损失。代价是播放时CPU压力会变大,同时在不同播放器上的兼容性也不如事先resize好(有些播放器/分离器无法正确识别容器中的SAR标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4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gwxx 于 2008-10-14 10:44 发表
这种片子用什么编码器都难压。因为你将分辨率从720×480扩展到了848×480,所以码率也有相应的提升。我没拿到片子,所以大概提出下面两个建议:
1.用x264。活用x264中的AQ特性。虽然x264的AQ在压动画过程中表现不好 ...


1. x264 的細節保留量一向都不高, 不一定達到XviD (MPEG Quant)的細節保留量。
2. 848x480在播放時不需要Resize, 品質比較高。如果在播放時進行實時Resize, CPU一定不夠快(實時RGB Lanczos-3只有約10-15fps的速度), 顯示卡Resize出來的效果很模糊.......

另外, XP用Overlay播放的品質太差了, 好像Vista的Overlay有改善, 不過效果仍然跟HQMP、日系電視差太遠。
发表于 2008-10-14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x264的量化模板目前都比较模糊。期待开发出新的x264用量化模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4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gwxx 于 2008-10-14 18:58 发表
x264的量化模板目前都比较模糊。期待开发出新的x264用量化模板。

好像跟量化模板沒有關係, 是因為H.264的算法副作用, 是先天限制........所以我一直也不用H.264
发表于 2008-10-15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压的片子我都留ISO,放弃压缩了。反正相对现在的硬盘来说,几个D9也不算很大。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gwxx 于 2008-10-15 10:02 发表
难压的片子我都留ISO,放弃压缩了。反正相对现在的硬盘来说,几个D9也不算很大。

可是, 現在播放DVD的程式, 畫質也很差......跟現在的處理技術差很遠。

昨天我又改良了一下HQMP, 現在彩色邊不會有鋸齒, 顏色、細節等跟日系電視比得上了, 速度只慢了少許(約1%), 現在只差NR、GR、補格等技術未追上電視。
发表于 2008-10-15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嘛…反正动画都是隔行的,播放器一个Deinterlace就全毁了。也不期待能放出来什么好的质量。
你对播放隔行扫描的视频有何见解呢?最近DGAVCDecNV的硬件Deinterlace技术貌似非常受到关注。根据qyq提供的截图,应该可以得到丝毫不亚于高档电视的显示效果。如果能在8xxx和9xxx系列显卡上做到实时的高质量Deinterlace的话,那真就是播放器的一大进步了。

问题:
HQMP现在可以解码MPEG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確來說不是Deinterlace, 是將Field補成Frame的技術, 應該是要補上細節, 而不是刪去細節。
我沒有看過DGAVCDecNV的硬件Deinterlace技术, 不知效果如何。不過, 如果影片每個Field都不同, 甚麼Deinterlace的效果也差不多。如果影片是動畫, 做IVTC(120fps 製作)比做Deinterlace更好, 因為時間差比較少, 所以Deinterlace的技術好像不太需要進步。

HQMP不能放MPEG2、MKV等, 只支持AVI, 不過AVI已經可以儲存顏色的資訊(跟MPEG-2差不多), 還可以進行實時Field補成Frame(只要AVI是一個一個Field的壓縮便可), 顏色也比Overlay好, 很大可能已經超越了電視的顏色。
发表于 2008-10-15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10-15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DGACDecNV现在需要花钱购买授权……
另外,或许x264的细节保留不如XviD,但是就码率和效果比,无论如何都是x264大获全胜的,XviD要达到同等的效果要付出多一倍的码率,想想看还是x264比较实惠
压制的时候指定SAR,播放的时候做实时Resize品质不一定差的,比如Haali的渲染器,Resize的品质非常好,如果是N卡就推荐用Haali的渲染器~~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以最高畫質比, MPEG-2最高, 其次是MPEG-4, 最差是H.264.........這個是先天限制。
外面一般的XviD與x264的比較, XviD差不多全是以H.263的方式壓縮, 畫質與XviD (MPEG Quant)差很遠, 這樣的比較不太公平......XviD的碼率和效果有辦法比x264好, 只是沒有人在這種條件下比較。

我之前測過不同Resizer的效果, 細節以Bilinear Lanczos-3最多, Lanczos-3放大起來遠勝其他對手, 縮細的時候Lanczos-3細節過多, 看起來有點不自然......視覺效果比不上第2名的Resizer(已經忘了名字)。播放的時候是放大, 應該比不上Lanczos-3...... 比不上Lanczos-3就是差.
另外播放時顏色差的問題.......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gwxx 于 2008-10-15 18:29 发表
请参考一下这个帖子:
http://popgo.net/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495465

這個比較有點奇怪..........看到大部分的Deinterlacer是YUV的, 但RAR內的Source是RGB的......那它是用甚麼YUV -> RGB 和 RGB -> YUV呢?
這個測試用甚麼訊號輸入至Deinterlacer? YUY2? I420? 還是其他呢? 或是每個不同呢?
為何HW-deinterlace的檔案比其他的大呢? 難道真的是訊號種類不同產生的分別?

要了解以上的疑問才能決定以上測試結果是不是可以相信。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給你們看看HQMP的顏色......

影片是モーニング娘。 コンサートツアー 2001春 ライブレボリューション21

HQMP是直接用PrintScn找下來的圖 (實時Deinterlace的效果) Monitor Brightness = 75%
Vdub是用XviD解碼(xvid內部的YUV->RGB), 用Lanczos resizer進行Deinterlace

HQMP的效果

HQMP的效果

Vdub的效果

Vdub的效果
发表于 2008-10-16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swroom 于 2008-10-15 21:37 发表

這個比較有點奇怪..........看到大部分的Deinterlacer是YUV的, 但RAR內的Source是RGB的......那它是用甚麼YUV -> RGB 和 RGB -> YUV呢?
這個測試用甚麼訊號輸入至Deinterlacer? YUY2? I420? 還是其他呢? 或是每個 ...

单从图片上来看却是效果惊人。
感兴趣的话可以问问帖子的作者,或者问问DGAVCDecNV的原作者。
发表于 2008-12-11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popgo.net/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500130

这里提到的老片的问题是不是和上面提到的问题是同样的问题?

记得以前有看到一个关于resize的文章是英文的举的例子,也是给出某种颜色的resize后的例证

已经记得很模糊了
发表于 2008-12-12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bomber1984 的帖子

PPG那个帖子里面的那种dot crawl是由于模拟复合信号中,色度信号和亮度信号在频率上由于复路多用引起的串扰引起的(<---这话写得我自己都看不懂了 囧 两个“由于……引起的”句式套用)。
好的接收端色亮分离器(=好的梳状滤波器)可以很大程度上减低dot,但是由于复合视频天生的缺陷,要想彻底消除这种效应,只能用S端子或者其他色差式的方式来传输视频。
回到实际中。早期的动画载体是胶片,在DVD化的时候,需要进行胶转数。因此在采集的时候如果采用了复合信号传输,恰好接受端的色亮分离又做得不好,这种色亮信号串扰产生的dot就很容易固定在数字信号中难以去除。

SS大的那个是数字摄像机拍摄的内容,拍摄的时候色度和亮度就是通过数字方式分离好的,所以不存在色亮分离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NMM视频技术

GMT+8, 2025-7-12 13:10 , Processed in 0.2878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